5月17日下午,策略白菜手机论坛官网举办学术报告会,特邀四川外国语大学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教授辛文娟博士做了题为《从问题到课题:我在三线单位调研的科研历程》讲座。硕士生导师谢明辉教授主持讲座,2022级全体硕士研究生、部分青年教师和本科生聆听了讲座。
辛文娟从2015年的博士论文选题说起,以“科研中的故乡,故乡中的科研”为主题,谈及发现问题的契机、对研究方法的探索、回归传播学领域后的学术成果等。
01契机:一场在瑞典哥德堡的放空之旅
2015年7月至8月,还在为博士论文选题迷茫的辛文娟参加了武汉大学—哥德堡大学跨文化传播暑期夏令营。在哥德堡的Marston Hill(马斯顿山庄)里,辛文娟讲自己对故乡的了解,从石炭井三矿的单位成立、人在空间聚合,说到单位解散、人从空间离散,研究问题逐步浮现。
单位离散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人在不同的空间中呈现出不同的交流现状。辛文娟以“空间与交流”作为研究方向,但问题依然是不清晰的。大部分学生会在寻求答案时下意识地依赖老师,但辛文娟认为:“相信老师,但不能全部靠老师。”
02深化:在“田野与阅读”中不断聚焦
在查询石炭井发展史资料的过程中,辛文娟产生了如下思考:不同性质的住房代表了中国城市市场化转型不同阶段的制度性因素,是制度在空间上的固化。而社区居民所属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也差异很大,通过对不同社区中居民的空间行为的比较,能够反映出转型期中国经济制度转变对城市空间重构及居民日常生活实践的影响。
研究问题也由此聚焦:在不同的空间中,人会有截然不同的交流模式。此时她思考的关键词是“空间差异、区隔、交流区别”。通过再查资料,辛文娟将理论视角定位在“单位空间+空间分异”,深化思考“制度-空间-行动”三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03探索:突破既定思维与知识范围
在纪莉老师“对比中国历史进程与全球历史进程”的提示下,辛文娟开始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空间转型,石炭井的问题中隐藏着全球的影子,于是她的思维被打开了。
在具体研究方法的探索上,辛文娟指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我不会”转变到“我能学”。并以自己参加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质化研究暑期班为例,说明“作为学生,如何寻找老师”的问题。辛文娟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研究的黑洞期,因此需要积极寻求支持,这个支持可能来源于老师,也有可能来源于未曾见面的同行。经历研究思路的确定、空间理论的梳理、研究问题的确定、思路的纵向拓展,辛文娟确定了博士论文最终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04回归:研究的纵深与学科边界的再确定
对辛文娟来说,第一次研究的终点恰恰是第二次研究的起点。以石炭井微信公众号为切入点,辛文娟再一次提出了问题:什么人在公众号发文章?他们在哪里发文章?他们发了哪些文章?他们为什么要发文章?从而将关键词锁定在“三线建设”“集体记忆”以及“社交媒体”,研究回归传播学领域。
讲座期间,辛文娟解释了何为“三线建设”,即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倚靠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背景,研究问题跳出小我,并最终形成论文《重回共同体:社交媒体时代三线建设集体记忆的个人书写》。
最后,辛文娟分别从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就论文选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生活中要保持敏感、思考和投入。年龄和经历会改变我们对问题的认知,作为人文社科研究者,需要时时从生活经历中汲取养分。在学习上,一方面要明白学科之间存在边界,另一方面必须要突破学科边界,从而才能将研究做深。”并再次强调要从自己的情感和兴趣出发,从生活当中发现选题。
分享结束后,学生们积极与辛文娟讨论交流。策略白菜手机论坛官网2022级研究生王博结合感兴趣的研究方法提问:“多点民族志与单一民族志在研究方法上有何区别?”
辛文娟结合自身研究经历进行了详细解答,她认为,“不是研究方法决定问题,而是问题决定研究方法。用多点民族志和单一民族志的在方法和程序上没区别,但是在思维上需要进行转变。”针对从理论和概念框架出发的论文写作如何在总结部分与既有理论形成对话这一问题,辛文娟回答:“一定要和既有的研究做更好的对话。首先必须做深文献阅读,其次要把自己的研究向深推进。”
硕士研究生易芳、2020级卓越班学生王燕就自己即将开始的研究课题向辛教授提出了关于研究方法的问题。
到场听讲的青年教师崔金英称这场讲座是一次非常有启发意义的学术分享。